《浙江工商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人更应该是个 “学习家”

摘要:香港传媒之行:新闻人更应该是个 “学习家”   如果2018年寒假之前你问我,我对香港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香港,是高档柜台里展出珠宝的闪耀光晕,是维多利亚港湾的霓虹繁华,是兰桂坊里年轻男女们推杯换盏的恣情放纵,还是王家卫电影中的花样年华般的优雅。然而在寒假的香港之行以后,你再问我我对香港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香港,是古老街区地上投下的斑驳树影,是盘山路上极速攀爬的双层巴士,是拥挤快速的生活节奏,更是中西方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开放视角与新闻理念。   在2018的2月份,我报名参加了香港凤凰卫视的新闻传媒项目。说起参加这个项目的初衷,其实我首先是被“凤凰卫视”这四个字吸引到的。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和《鲁豫有约》,这两档节目同样是我的“媒体启蒙”,让我对媒体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寻的欲望。后来,我真的进入新闻专业,成为了一名预备新闻人,我认为自己迫切地需要体验多元的文化、拥有更宽广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不同思想,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理解许多我们曾经排斥或者带有偏见的一些事物。所以,我报名参加了此次香港传媒之行。   整个项目从2018年01月31日-2018年02月06日一共七天六晚的时间,项目费、交通费(含机票)、住宿费加起来大概一万三人民币。因为我们住的酒店是香港的繁华区四星酒店,所以这个项目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因为这个实习项目是面向全国学生招收学员的,所以同伴们大多都是来自国内各个大学的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家聚在一起自然很有交流的欲望。到达香港的头一天晚上,我们小组四人(之前在网上进行了分组)就一发不可收,夜谈到12点。我们的组长是辽宁大学的新闻专业研究生,他告诉我们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写的凤凰卫视,这次来带着很重的“私心”,想在凤凰卫视的食堂“偶遇”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事实证明他真的“得逞了”。   其实在香港的整个行程主要集中在“参观凤凰卫视”、“参观《大公报》”和“制作粤港澳新闻专题报道”三大主题上,所以我准备分别从这三个板块出发,整理一下我的见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些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   凤凰卫视总部大埔工业区自置办公楼新址,楼高四层,设有6个现代化演播室,环球新闻中心更拥有全球首台演播室上下飞行摄影机,最新联网全无带化制作广播系统,亚洲最高效能传输网络,以及亚洲最新360度智能主播台。最大的用于凤凰信息台的演播室有10,000平方米。   我们还体验了新闻播报录像,看似简单的一百多个字,在放松的环境下好像可以脱口而出轻松完成,而在明亮的演播厅、严谨正式的氛围下这一切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参观之后,我们与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程鹤麟在凤凰卫视三楼的会议见面,他也是这次实习项目的导师。关于新闻,关于传媒,程老有很多话要跟我交流。   程老觉得传统媒体这个行业有很多摸不到的准则,需要我们每一个媒体人去遵守与传承。但现在是自媒体的天下,以至于很多准绳都被割断,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混乱,但其实这种情况在每一种新媒体兴起时都会出现。   课堂上我们还讨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和特点。在新媒体中,传媒人做出来的东西不再是“作品”,而是“产品”。我们是生产链上的一环,我们是新时代的传媒人,那我们不再是生产文字的“作者”,而是这个链上的产品“制作人”。现在的传媒行业门槛不再低,传媒人的专业主义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次接触到《大公报》是在新闻史的课程上,这次香港之行我们也有幸实地考察《大公报》编辑部。了解了在香港一份日报的诞生全过程,观察了值班编辑记者们的工作环境。   随后,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香港资深传媒人郭一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新媒体改变了什么”专题讲座。   从郭老师的话语中,我能够体会到香港的传统媒体所受到的冲击比内地还要严重。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对于记者,网络成为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和采访线索;对于编辑,没有截稿日期,24小时都是deadline,改版的意义也大大下降;对于受众,获取信息的手段与形式日新月异,随时随地参与互动;收视率与发行量不再是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转发率更重要。   同时,新媒体时代使受众群体扩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亦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地阅读。网站在选材、标题和配图方面都会迎合民众,网站所展示出来的信息也会影响受众的想法。   “网民塑造了编辑,网站塑造了网民”郭老师这样总结新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在香港的一周行程中,有一项“繁重”的任务贯穿始终,那就是每个组要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找一个角度来做一次新闻报道,提交5000字的专题报道和新闻专题片。   说实话,之前我们对粤港澳大湾区完全没有了解,拿到选题之后大家熬了两个通宵才把选题确定到大学生创业方面。我们了解了香港地区的创业政策,又收集了许多大湾区建立之后给大学生创业带来的相关便利。在之后的几天,我们又走访了香港的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游走在各大校园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有别于内地的文化环境和学生状态,再来更多元化的氛围下也愈加体会到自身的某种局限性和某些不自觉的偏见。印象最深的必然是港大,其实香港大学和我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它像一座迷你的山坡。进入校门的时候还差点在“丛林”中迷路。山坡上坐落着楼栋,彼此相望。让我想象到“重庆森林”,在钢筋混凝土纵横交错的匆忙现代化社会中,自成一片森林,一片大隐隐于市的自由学术圣地。   其实一周的时间过得比较匆忙,没有办法深入仔细的体验和了解香港的整个传媒氛围。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在香港的每一步都可以印证我们这几天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新闻业的认知过程。更准确的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其中最触动我们的一句话就是:“新闻环境是令人沮丧的,乐在其中是可以坚持下来的。”   人们都说,“新闻人应该是个杂家”,但仔细想又不应该是杂家,他们不应该是什么都懂一点,什么学科领域都会一点,而应该是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如今,一个传媒人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一个领域,掌握该领域的信息,宏观看待这个领域,再去做新闻、呈现信息。传媒人不是杂家,而是“学习家”。

风 筝

摘要:风 筝   四月有风。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雨水减少,最宜放风筝。   除去八月十八钱塘潮,这是我见过桥上的人最多的时候了。三五成群嬉闹,间或两人凑对耳语,手里牵着线,线的终点是五彩斑斓,倒映在江水里,反射出一波一波跳跃的波点,宛如风筝水中游,却又镶了钻似的。桥下水流,桥上人流,双流在堤坝处交汇,像极远方的水天相接。   而记忆最深的,仍是我那只绿色的小鱼风筝。   那时的风筝,还是要用竹条撑起的,不似现在的塑料支架那般方便。几个孩子求了爸妈,凑出几块钱,飞奔去小卖部买了风筝来,你一手我一脚的组装,就像更小的时候过家家,没有一个人落下。   我家门前是没有空地的,又竖着几根电线杆、荡着几根电线,父母怕极了,遂把我们赶去远处放风筝。最近的空旷地,便是几百米外坑洼土路尽头的小田了,四周是种着树的小土道,但那也不是个极好的地方,因为这时候,麦子已经算高了,即使刻意躲着,还是会被叶子划得痒痒的,可就是那不大田间地头,放飞了小鱼的第一个梦。   趁着有风,沿着麦地中间的土坡向坡上跑,迎风而起的小鱼摇头晃脑甩着尾巴,风筝下的孩子你争我抢想要接过控制线的滑轮,没抢到的,就昂着头,仰望高空,眸子里都有亮光,一根线,一面纸,构成了对远方最初的向往。   四月的风,总是忽大忽小。有时风太大,风筝只在半空中吊着,像是鸟儿翅膀被打湿又想极力振翅高飞的模样;有时风太小,风筝更是起不来,这又恰似鸟儿被热昏了头,趴在地上不想起来的模样。大自然,哪里有那么多正好,所以孩子们只能奋力的跑,不知疲倦的跑,就算它只升起一点点,对于尚且稚嫩的孩童来说,就已经是高飞了。   小鱼的命运终结在小田旁的树上。一阵风来,线失了控制,飞奔过去缠上了树,卡在枝桠上,紧紧拥着身边的厚实。对它没了办法,再不舍也要放手。   如今啊,那对远方最初的向往已经被风化侵蚀的无影无踪,倒是我,真的走向了远方,相同的时间,依旧昂着头,仰望高空。   如今啊,看到了如诗的远方,那根长线的终点,依旧在故乡的田间地头上。   四月有风筝。

查尔斯的突围人生

摘要:查尔斯的突围人生——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查尔斯的人生就是不断突围的人生。在生活蒸蒸日上的时候,他辞掉了稳定的工作,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离家出走,这是他的第一次突围。   在巴黎学画,他囿于现代文明,感到孤独,迷茫,狂躁,最后他再次抛下一切从巴黎出走,这是他的第二次突围。   来到塔希提小岛,和当地土著生活在一起,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与原有的自我割裂,这是第三处也是最后一次突围。   这不是一个关于梦想温馨而励志的故事,只是一个违背人性和普世价值的“反面教材”,不是十八岁的少年满怀斗志地说“我要画画”,是人到中年,兢兢业业的证券经纪人,一位背负着家庭责任的父亲,丈夫,毫无征兆地脱离了原有的生活轨道。无怪乎身边人的不理解,当他妻子知道是梦想使他“出轨”,她就再也不抱任何希望了。生活的智慧告诉她,没有形体的敌人是最不可战胜的。   不是查尔斯选择了梦想,而是梦想击中了他,就像他自己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于是,他一次次自救,同时一次次突围,一个被现实武装的负荷超重的现代人,一件件脱去外衣,脱去外在的保护壳,赤裸裸、毫无保留地直面自我,走入原始丛林。满地都是六便士,他的眼里只有皎洁的明月光。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在查尔斯身上却不起作用,他的自由,   没有枷锁。他可以抛却亲情,不顾妻儿;他可以夺走恩人的妻子,枉顾道义;他可以在完成巨型壁画后留下遗言让妻子全部焚毁……这样一个离经叛道、任性妄为的疯子,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小说中也描述了另外一位艺术家—— 施特略夫,在查尔斯的作品无人问津的时候,只有施特略夫欣赏他,崇拜他,在查尔斯贫困交加,躲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也是施特略夫搭救,查尔斯才找回了一命。可查尔斯对这个救命恩人没有感激,永远都是奚落嘲讽。施特略夫付出了满腔热情,付出金钱、住宅,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也失去了。我始终记得小说中的一个片段:“施特略夫拜托我写封信给勃朗什,我反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写一封,他垂下了眼皮,说:‘她没有好奇心—— 对于我。’”他难道就没有自尊心吗?他有,只不过他的赤忱之心太过耀眼,掩盖了微茫的自尊。查尔斯难道毫无人性吗?当他看到人世所有的肮脏、愚昧,人性的虚伪、软弱,却要用伦理道德去粉饰太平,他觉得恶心,于是漠视、嘲讽。他在突围俗世藩篱的同时,也突围了内心的桎梏,将艺术家的个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他走在时代的逆潮中,面目狰狞,撕开社会虚伪的面具,踩着太平洋的惊涛骇浪,踏上蛮荒之地,终于触摸到了艺术的殿堂。   这就是查尔斯的突围人生。

行摄商大 遇见华服

摘要:行摄商大 遇见华服 郑淇锴/摄 刘婧/摄 刘婧/摄 汤雨萌/摄 郑淇锴/摄 郑淇锴/摄    四月十八日,农历三月初三,是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中国华服日。这一天,以汉服为主的中华传统服饰,向世界宣扬出属于华服的风采;这一天,浙小商们是否在校园邂逅几抹不同寻常的身影?她们身着一袭华美汉裳,携历史遗韵的春风,扑面而来。

爱 国

摘要:爱 国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诸葛亮集·后出师表》)[译文]对国家的事要恭敬、谨慎,用尽全力去做,一直到死才停止。   (点评)做任何事都要尽力才能成功,但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国家,影响是不同的。后者就算尽力者“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他依然永留青史。所以人是要有点理想的。   10、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之光,增辉日月。(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译文]希望能用尘埃朝露似的微薄力量,对高山大海有益;用萤火烛辉似的微弱光芒,给日月增辉。(喻为国倾尽个人绵薄之力。)(点评)尘埃朝露,萤火烛辉,如果不是对日月山海有所补益,难道还有什么别的用处吗?个人如沧海一粟,在历史的长河里实在太过渺小,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译文]为了解救国家的危难,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轻松。   (点评)回家就是永生,所有的宗教都这样定 义。但是生死关头,又有几人可以做到?这也是英雄让后辈崇敬敬仰的原因。捐躯固然有困难,出力是义不容辞的。   12、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唐·张说《破阵乐》)[译文]发誓报效国家,以邀功请赏为耻。(点评)论功行赏,也要真的有功才行啊。说易行难,发誓有什么用?还是看实际行动吧!老板都喜欢用效益说话,爱国也不仅仅是上街喊几句口号,或者在网上呼吁抵制“日本制造”就完事了。   13、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集·谏院题名记》)[译文]要牢记大事,舍弃细微之事,先办急事,缓办不急之事,一心为国家谋利而不图私利。   (点评)轻重缓急应该是这样定义的:天下事,事事都关心,举轻若重;家务事,事事不图谋,举重若轻。   14、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书怀》)[译文]地位卑微也不能忘记关心国家的安危。(点评)很多位卑未敢忘忧国之人联合起来,就能合成巨大的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政治力量,支持他信的泰国红衫军和“呛扁”的台湾红衫军都是例证。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译文]自古以来谁也不能免于一死。人应该为正义而死,留着自己这颗忠心照耀历史。   (点评)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的都是名人,我辈身为普通人,不追求永垂不朽,至少让自己死而无怨、死而无憾、死而无悔吧,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可以瞑目了”。   1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译文]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点评)俏也不争春,她在丛中笑。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是墨梅?所以漂亮也好,清纯也罢,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尘封历史的打开,多少无名英雄浮出水面。   17、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译 文]保住天下的事,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有责任啊!(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点评)有钱的帮个钱场,有力的帮个人场,人多力量大啊。当年抗美援朝时,梅兰芳、常香玉等戏曲艺人可都是捐了飞机的。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林则徐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译文]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上前,有祸就躲避呢?   (点评)见好事就抢,见困难就让的人,不要说对国家不利,就是老板也不喜欢,老婆也会憎恶。   19、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救国,终为愚贱人!(清·陈恭尹《身虎射石头》)[译文]勇猛的兵士不佩剑上阵,怎么能表现出威武的风貌;男子汉不尽忠救国,永远是愚昧低贱的人。   (点评)勇敢不关乎性别,古有花木兰、梁红玉,现代有秋瑾、红色娘子军。不过勇敢和生死观、价值观、责任感等人生智慧很有点关系,所以不尽忠报国的人是愚昧低贱的小人,此话不假。

浙江工商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301次访问,全刊已有1542175次访问